top of page
登入
關於
傳承
恩師王壯弘先生
張希榮師傅
水性太極拳簡介
武學體系
源流
水性原則
水性拳架
基本功
太極拳之道
會員專區
水性學堂
使用條款
扶搖學堂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學太極拳的五個階段
2024年12月26日
紀念王壯弘老師逝世一周年 水性太極拳美國生根
2024年6月2日
“朝聞道,夕死可矣” ——李愷博士晚年與王氏水性太極拳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 鍾士正 2016年8月
2024年4月2日
能量循環的輕與重
2021年5月15日
用力的,就不是太極拳!
2021年4月20日
水性與八門五步
2021年4月8日
In my kitchen in New York by Allen Ginsberg 紐約家中的廚房
2021年4月1日
天旋地轉的太極拳 The Spinning World of Tai Chi Chuan
2021年3月29日
誰發明了太極拳?Who Created Taichi Chuan?
2021年3月6日
太極思維的來龍去脈 The Legacy of the Way of Taichi
2021年1月25日
All Posts
搜尋
學太極拳的五個階段
太極拳易學難精,乃衆所周知,而作為一項武藝的追求,更是漫漫長路。王宗岳《太極拳論》裏面有五個里程碑——「著熟、漸悟、懂勁、神明、從心所欲」,相當於王氏水性太極拳教學體系的五個階段。 一是初階,是以體練形,務求招式之著熟。...
Admin
2024年12月26日
讀畢需時 4 分鐘
紀念王壯弘老師逝世一周年 水性太極拳美國生根
(轉載自: 武魂雜誌2010年2月) 附錄:李愷先生的推薦信: 編者:2009年7月,美國的李愷先生,以李小龍第一代弟子、李小龍教育基金會振藩截拳道顧問委員會成員的身份,遠渡重洋來華開辦首屆李小龍截拳道講習班。期間,李先生與本刊有所接觸,曾談及本刊登載有關王壯弘老師與王氏...
Admin
2024年6月2日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朝聞道,夕死可矣” ——李愷博士晚年與王氏水性太極拳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 鍾士正 2016年8月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Admin
2024年4月2日
讀畢需時 1 分鐘
能量循環的輕與重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祿禪師原文》 (註1) 的這段說話,其實有一個沒有清楚點出的前提,那就是要懂得沉升的水性,以及螺旋開合的八門五步。 當自身重量下沉到腳底反彈,沿「腳、腿、腰、背、肩、肘、腕、指」運行而上,但不是直線行程...
Admin
2021年5月15日
讀畢需時 2 分鐘
用力的,就不是太極拳!
太極拳應用水性,把自身的重量、乃至對手加在我身上的重量沉到地面,再由地面反彈而上,這「反彈而上的能量」,晚清武派李亦畬稱為「劤」,一般寫成「勁」。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這沉飄之「劤」,稱為「懂劤」。太極拳利用由重量衍生出來的「勁」打人,不必用力,所以說「無力打有力」。王壯弘老師認...
Admin
2021年4月20日
讀畢需時 2 分鐘
水性與八門五步
水性沉升,八門即八卦,五步即五行。 水性與八卦五行,乃至八門五步,它們之間有甚麽關係?又與太極拳何干? 八卦有多方面意義,方位是其中之一。以八卦表示方位,既可以是平面的四正四隅,也可以是一個四方體有六個面及八個方位的立體六面八方。「門」主出入,八門即立體八個方位「能量出入之...
Admin
2021年4月8日
讀畢需時 2 分鐘
In my kitchen in New York by Allen Ginsberg 紐約家中的廚房
紐約家中的廚房 艾倫•金斯堡 致Bataan Faigao 中譯:方樂群 屈膝,轉移重心 陰沉的畢加索自畫像,灰灰藍藍的 貼在冰箱門上 在屋內耍太極 地方就這麽多了 蹬右腿,浮起來 垃圾桶該移開一點吧 沉肩墜肘,手起手回 睡衣和浴巾 掛在走廊的晾衣繩上 下按,攬雀尾...
方樂群
2021年4月1日
讀畢需時 3 分鐘
天旋地轉的太極拳 The Spinning World of Tai Chi Chuan
Author: Peter Tong Translation: Stephen Tang “太和之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蕩勝負屈伸之始” - 張載《正蒙、太和》 “The Great Harmony is called the Tao. It...
Admin
2021年3月29日
讀畢需時 17 分鐘
誰發明了太極拳?Who Created Taichi Chuan?
Author: Peter Tong Translation: Stephen Tang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老子》 “Out of Tao, One is born; out of One, Two; out of Two,...
Admin
2021年3月6日
讀畢需時 3 分鐘
太極思維的來龍去脈 The Legacy of the Way of Taichi
Author: Peter Tong Translation: Stephen Tang 引言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莊子》,也見於《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宋代周敦頤著有《太極圖說》,以陰陽五行理論解釋世界本源及人事、萬物,太極自始成...
Admin
2021年1月25日
讀畢需時 17 分鐘
bottom of page